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171|回复: 0

题型写作的非理性写作主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7 04: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世纪90年代非理性写作学研究以思维为中心,逐步建构了操作性理论体系,其在理论上对实践进行指导的研究思路无疑是主线,然而在此之外,仍然有一种研究方向即强调写作经验的逐步积累的非理性思路值得注意,这种研究成果以于成纪、李白坚、沈汉达等主编的《题型写作教程》为代表。在某种程度上,它代表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与写作理论研究者相对应的写作实践论者的研究成果。
    具体来说,该教程主要采用“动力十训练”的体例,既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加入了一定的写作压力,设计了一整套系统、完整的题型练习,迫使每个学生切切实实地投人列写作的各个具体项目的训练中,以此达到积累写作经验的目肋。“不可否认,这种训练也许会在短期内取得某种看来显著的效果,但不能取得长期的效果。因为这种缺乏对写作的内在思维分析和理论指导而停留在经验总结阶段的训练是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为代价的,历经试错、纠正、熟练掌握、加强而实现,一旦长时期不加练习,这种被当做“匠”和“术”训练的写作技能就有可能生疏乃至消失。
    事实上,对写作技能的强调与研究,在80年代就已突出地表现出来了。80年代中期,在向写作主体论转向的过程中,就有一部分研究者特别强调对写作主体智能素养的培养。智能派主体论写作学最主要的实践者、倡导者当抿林伯鳞。他在1986年夏于上海举行的“写作教学现代化、科学化讲习班”上,根据发生认识原理,从认识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入手,强调写作思维主体的反应,提出应重视写作能力的智能素养问题,他认为“主体智能”包括能力、技能、素养、修养四个层次。强调训练及其设计,强调写作主体的智能训练,这种思想体现在吴伯威主编、林伯腆副主编的《基础写作教程》(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一书之中,在此前路德庆主编的《写作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中也有所体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