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查看: 2303|回复: 0

非构思写作学的观念与理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7 04: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写作学研究的整体进程来看,20世纪90年代的写作学研究呈现出向两极分化的趋势。一方面强调理论的构建,尽管已逐步构建起操作性理论体系,提出了大量可供指导训练的思维模型,但尚未投入写作实践;而另一方面,一部分研究者因为经验性写作训练在短期内有较为显著的成效而忽略乃至敌视理论的理性指导。尽管这两种研究都有它们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但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写作学必须由论与用走向整合,消除长期以来存在的写作理论与写作实践的对立,而非构思写作观念的提出就是这种整合的具体体现之一。
    非构思写作学也即运恩性、生长性写作学,它与构思性写作学的主要差异在于:后者围绕主题进行选材,然后再谋篇布局,甚至草拟提纲,最后再付谙行文、进行表达、形成文章成品,这样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以“有”  (构思成果;意态文)到“有”(文章成品:物态文)的过程.将具体行文仅仅看做一个表达、转译的过程,忽略了其中不断生长、变化的创造性行为。而前者则通过运用整套科学写作思维模型一重复与对比的赋形思维、分析与综合的路径思维,在协调思维的调控下展开主题,直接生成写作思维网络,思维伴随运笔,思维的过程也就是行文的过程,思维完成,文章成品也即生成。。
    可以看出,非构思写作学试图整合的是90年代写作学界关于写作行为本质的两个论争:是表达还是创造,是线性还是非线性。90年代写作学研究者往往各执一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